发布时间:2018-03-09 15:34 来源:农业局—宁彩虹 浏览次数:7563
农业有奔头 农民能致富 农村更美丽
——宣威市宝山镇“八个一”发展纪实
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长远目标,宝山镇探索出“一带一路、一坝一园、一品一贸、一场一改”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巧绘优质马铃薯产业经济带
宝山镇利用高原冷凉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在宝山、乐红、白戛、安益、虎场、戛立等六个村形成的环形区域带发展优质薯2万亩,带动全镇5万亩马铃薯产业发展,实现引育繁推和销售一体化。良种良法良田配套,推广高垄双行技术2.6万亩,在宣威率先进行马铃薯原种生产封闭运行机制,年引进脱毒种薯80万粒,建成脱毒薯扩繁基地6000亩,完善种薯补贴政策,马铃薯良种实现三年一换。
二、打造特色旱粮样板路
宝山镇在宣普高速公路沿线打造高规格旱粮样板路,同时抓好“宣文”、“宣普”“田宝”、“宝三”、“宝厂”、“得箐”六条主要交通支线样板区建设,形成由公路沿线到偏僻乡村、由片到面、由村到镇整体推进“处处开花,瓜藤结大瓜”的路网格局。年举办高产示范样板2.6万亩,推广高产优质品种13个。
三、筑牢万亩特色产业坝
宝山投资880多万元打造万亩海太产业坝,涉及海西、德积、太和三个村,实现沟成行、路成列、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分片规划食用玫瑰、特色蔬菜、玉米制种、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区,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年推动全镇机械化作业6.5万亩,现有大型农机7台、小型农机1160台,马铃薯晚疫病实现飞机统防统治。充分利用陶家坟水库灌溉万亩产业坝,带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3.2万亩,建成蔬菜、中药材、花卉、魔芋和水果等示范园8个。
四、勾勒生态休闲观光园
普宣高速公路使宝山成为宣威半小时经济圈。著名的普立大桥在宝山与普立两乡镇交界,形成“一索高悬东西,飞桥横空出世。昔日天堑通途,万岭奔来雄阔”的著名景观。在普宣高速公路宝山服务区,打造德积、摩布、摩戛4000亩光伏发电及特色经作观光农业。逐步打造革香河上的名胜古迹四里座大桥、法窝大岩洞、达开电站、万家口子电站等旅游项目。打造“为穷苦老百姓谋幸福”的红色教育基地,1936年贺龙、萧克率领的二六军团从四里座大桥上通过,并留下“此地险恶搭桥经过,不知前人辛苦如何”的不朽诗句,新时代形成桥上桥美景,水电站形成“一桥飞架南北,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解放战争初期昆明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云南较早的反蒋武装“六六分队”的主要领导者、著名革命烈士蒋永尊就在宝山中学、厂房村进行革命活动,首先发明挖窖井,解决厂房村“要顿饭容易,要口水喝难”的缺水状况,以红色旅游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子。宝山镇的摩布村“龙池塔”、德积村“碉楼、三官寺永垂不朽纪念碑”、太和村“白沙营遗址”、宝山村“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共五项文物被国务院列入红色文物公布名录。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规划发展革香河漂流,形成水电、风力发电、漂流、大桥、水库垂钓、农业观光等农业休闲旅游。
五、铸造兴农品牌
实施品牌新农战略,打造“宝山黄豆腐”、“紫云宝土豆”、“稳自牌”三酱风味等品牌。宝山黄豆腐在民国时期随“宣威火腿”漂洋过海,现年产2000吨,产值2000万元。被古干酸菜、厂房土烟、摩戛小黄姜、乐红药材、安益荞酒和得马田蔬菜、海西祥瑞园玫瑰等逐渐成为特色农产品品牌。乐红、戛立地处高寒,土壤无污染,成为“紫云宝土豆”的重要原料基地。宝山转心乌于2003年获广州食品工业博览会金奖,2007年注册“紫云宝土豆”商标,成为宣威首个特色薯品牌,多次昆交会上受客户和专家好评,从一些客人觉得“黑乎乎不能吃”到供不应求,销往广州、上海和四川等地,客商纷至沓来,价格从0.8元/公斤提升到5元,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转心乌”年产值28万元。宝山成为宣威销售商品薯较多的乡镇,年销售商品薯6000吨。
六、挖掘集贸重镇潜力
宝山镇素有“旱码头”之称,是宣威最大的乡镇集市,处于五个乡镇中心, 4个电站顺格香河分布,3条乡镇公路贯通,宣水高速路过境19公里,周边人口30万人,集镇人口3500人,客商云集,贸易频繁,集日人均流量1.5万,年交易额1.2亿元。宝山紧紧抓住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打造“森林型、园林型、生态型”宜居小镇3.2平方公里,3纵12横、4场5区的小城镇主骨架初具规模,兴建办公区、住宅区、商贸区、休闲娱乐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职教佳苑小区,修建1004米商业一条街、1045米河滨景观大道,建造人工湖。集贸重镇带动农产品交易,以集贸重镇提升现代农业物流。
七、提升示范场科技孵化力
宝山科技示范场是2003年首个在宣威实施的国家级科技示范场,初期投入18万元,筑巢引凤,至今已累计投入180多万元,建设了种薯仓库、晒场等。投资90多万元从4.5公里外引水,解决3000多户人畜饮水和3000多亩农业生产用水。从省农科院等科研部门引进40余个品种,年繁育脱毒原种320吨、一级种720吨,繁殖优质种薯200亩,产量240吨,年产值138万元。创造4.16吨高产记录,带动1万亩,培育600户科技示范户,带动1.2万户。示范场采用“探路子、做样子、教法子”的路子,集引育繁推售于一体,提供农资、信息、咨询和培训,展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将科技培训办进田间地块,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科技示范场累计接待国内外专家领导90余次540人次,培训农民30期6180人次。示范场成为展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窗口,开展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课堂,农业科技成果的效益转化展厅,提高农民生产水平的加速器,示范场经验在曲靖、宣威多次交流推广。2003年曲靖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在示范场召开,示范场2006年获省政府“国家级科技示范场百星奖”。
八、推动“三变改革”
宝山镇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势和运行机制。建立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点,做好流转土地发证确权,按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资源向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经济能人集中,发展多形势的适度规模经营。为调动村干部积极性,每流转一亩给予村组干部补助50元,共流转8160亩。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种植水平和种植积极性,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结构调整,提高机械化效率,解决当前农业上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利于粮补、良补等农业补贴切实惠及种粮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宝山营造水通、电通、路通等吸引老板投资的优良环境,鼓励干部争做规模流转的带头羊,乐红村农科员俞明良种植马铃薯1100余亩,成为全国种植大户。百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已经发展到12户。宝山建立优质种薯、蔬菜、魔芋、中药材和黄豆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实现农户购买原料有渠道、技术服务有保障、产品销售有出路。祥瑞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25人,发展玫瑰生产基地870亩,建立加工厂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出来的玫瑰主要作为火腿玫瑰饼、玫瑰精油的原料,合作社社员每亩土地有入股租金500元、管理费500元,花朵采摘每公斤1元,社员就近打工,每天打工收入80元,社员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宝坨专业合作社建立17个农用物资销售和科技信息服务网点,实行股份制管理,镇村农技人员入股,每人五千元,“5311”式利润分成,与省农科院、省农大及广东廉江建成农业有限公司、昆明天使土豆食品公司等合作,年营销额1000余万元。
宝山立足“八个一”的战略实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农业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逐步让宝山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