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2 09:23 来源: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浏览次数:14222
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
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完成自查自验情况报告
现将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案件编号:29-11)整改完成自查自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反馈问题:全省城乡规划总体落后,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全省12065个建制村只有861个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全省已建成的1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管网不配套、截污不彻底等问题。全省570个建制镇中,只有32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0个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二、整改措施:(一)严格执行城乡规划,落实《云南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在城市全面实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增加绿化面积的“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
(二)对全市356个建制村中大多数未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三)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低的问题,加快推进全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截至2016年底,在城区建成设计规模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厂配套收集管网60公里,力争到2018年底污水收集率达70%以上。建成集镇污水处置设施19座(含来宾、板桥街道),污水处理能力7900吨/日;“十三五”期间,拟投资7100万元,新建集镇镇污水处理项目2个,污水处理规模达850吨/日,新建污水管网40公里,到2020年,力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
(四)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少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拟投资2.3亿元,城区建成设计规模5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个,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规模达1000吨/日,购置垃圾收运车25辆、新建设垃圾中转站3座,2018年,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全覆盖,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95%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三、整改情况:(一)全力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曲靖市委、市政府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及时出台《宣威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先后开展了“治脏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工程治理整治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助推人居环境大改善”工作。通过系列整治工作,城乡“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乡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市民文明素质逐步提高,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是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城乡面貌显著提升。通过持续开展“治脏、治乱、治污、治堵”专项整治行动,基本达到城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秩序规范有序。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63%,垃圾处理率达100%,划定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21560个,新建3条城市主干道建设,打通2条断头路;投资1.6亿元,完成4.5万平方米,8个旧住宅区改造。投资28.3亿元,启动宣威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房屋面积53万平方米;按照杜绝增量,消除存量的要求,查处“两违”建筑2812件,拆除15万平方米,有效打击私搭乱建行为;投入1.58亿元,建成地景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和1281公顷园林绿地,启动月牙湖湿地公园建设。
二是实施“七改三清”,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自身投入,扎实开展“七改”工作。(1)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要求,投入10余亿元,完成改房、改圈、改厕、改灶7.4万户;(2)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改路、改水、改电工作,硬化村庄道路2070公里,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3)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实现集镇自来水供水覆盖率达100%,农村饮用水集中供水率达到87.5%;(4)城镇光纤接入能力达50M以上、行政村光纤接入能力达12M以上;(5)在村镇有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两污”设施及公厕建设,建成垃圾填埋场22个,污水处理设施19个,新建公厕20座,逐步提高村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乡镇垃圾处理率达100%,乡镇公厕覆盖率达100%,村镇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
积极开展“三清”工作。(1)制定《宣威市集中式引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清理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实现水源地防护隔离;(2)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5万亩,种植秋冬绿肥42万亩,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15万亩,开展残膜污染综合治理,推广使用0.01毫米以上的地膜100万亩,年回收残膜3300吨,回收率达75%;(3)建立完善“两支队伍”和“两项制度”,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制定村镇保洁制度和收费制度。全市356个行政村(居委会)、3740个自然村建立保洁制度和收费制度,组建保洁队伍和执法队伍,实现环境卫生清扫有保障;(4)推进农村“除三堆”、“清四旁”行动,规范柴堆、草堆、粪堆。
(二)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一是按照《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曲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宣威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宣威市治脏治乱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制定《宣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在深入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和治脏治乱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5种类型村庄,分步分类实施推进;二是2019年,制定《宣威市2019年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按照每村50万元标准,共安排1.695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对中心城区外的339个行政村(社区)以奖代补提升人居环境。实施人居环境“百日补短”“百日提升”行动,以“五面红旗村”创建为载体,集中开展了以“拆危房”、“清三堆”(柴堆、草堆、粪堆)、“清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村庄“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各村(社区)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普遍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收费制度,配备保洁员3903名,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监管队伍435支1476人。
(三)持续加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2016年以来,一是积极筹措资金8372万元,在中心城区建成污水管网50公里。具体为:(1)投入3000万元新建月牙湖片区污水管网20公里;(2)结合新建市政道路投入540万元建成文化路北段城市道路污水管道3公里、投入3100万元建成西一环城市道路污水管道18.6公里、投入510万元建成双龙路城市道路污水管道3公里、投入340万元建成榕昌路城市道路污水管道2公里、投入272万建成东山路城市道路污水管道1.6公里、投入610万元建成榕峰路北段及西泽路污水管道1.8公里;二是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按环保要求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要达到一级A标,计划投入7015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工程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3000万元,已完成前期工作,2020年8月启动建设,力争2021年6月建成投用;三是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按省住建厅工作要求,2019年10月编制《宣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2019-2021)行动实施方案》上报省住建厅备案,启动实施宣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设项目,计划3年投入1.2亿元实施污水管网延伸工程、污水管网错接漏接工程、污水管网提升修复工程、排水管网详查诊断工程、污水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厂、网、河、防”一体化运营维护工程。项目已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2662万元,2020年新建三条小河污水截污管道8.5公里,工程于2020年9月启动建设;四是积极谋划包装项目。谋划包装宣威市北盘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计划在北盘江流域革香河城区段实施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城镇垃圾收运处置工程、河道防洪清淤工程、河道景观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生态湿地工程、水环境物联网工程7项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已经宣威市委常委会同意建设,可研已批复,正在开展PPP项目申报工作;五是持续加大乡镇“两污”设施建设力度。2013年以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950万元,在乡镇组织实施“一水两污”(供水、污水、垃圾)项目49个。现20个乡镇集镇已覆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除双河乡、阿都乡、普立乡(贫困乡)集镇外其余乡镇已覆盖。通过“一水两污”项目的实施,集镇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四)持续加大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力度。宣威城区有清扫保洁区面积约708万平方米,有日处理垃圾250吨的垃圾填埋场1座。“十三五”期间,一是通过持续投入建设,建成日收集储存垃圾20吨垃圾中转站3座,安装各类果皮箱3000余只,购置流动环卫三轮车300余辆,配置流动钩臂箱500余个,投入环卫工人1423名,购置各类垃圾清扫车3辆、高压冲洗车2辆、护栏冲洗车1辆、各类垃圾清运车36辆,日清扫收运垃圾450吨左右;二是2013年引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宣威市第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由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建设。项目位于来宾宗范,距城区8公里,总投资为2.3亿元,占地55.16亩,装机容量7.5兆瓦,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工艺,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目前项目正进行过渡性飞灰填埋场建设和昆仑工贸有限公司矿泉水厂搬迁工作,预计2020年底点火投用;三是2020年6月启动宣威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工程,新建日处理200吨渗滤液设备及附属配套设施,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工程力争2020年底完工,建成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处置后,可达到一级A标标准外排。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有力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二)积极谋划包装项目,持续有力推进“两污”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补短板、强弱项,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多渠道筹资,持续加大“两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补齐“两污”设施短板,改善水环境。
四、组织自查自验情况及结论:该问题已按照整改方案措施清单中的要求,全面完成整改。
宣威市人民政府
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