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宣威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2024年3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市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云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云工信规〔2023〕1号)《曲靖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制定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打造“曲靖副中心城市、东部产业转移聚集区、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发展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上下联动、持续推动,培育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体系完善的专精特新企业,引领激发全市中小企业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助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围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扎实推进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深耕者”、关键技术的“攻坚者”、品牌文化的“塑造者”、产业链供应链的“维护者”和新型工业化的“引领者”,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金字塔”式梯度成长培育体系。到2024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6户。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2户(复审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8户(复审6户)。到2026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5户(复审1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0户(复审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户(复审1户)。
三、重点任务
(一)做大专精特新企业基本盘
1.做强培育库。聚焦宣威“三个定位”和重点打造绿色能源、新型化工、高端钢材、有色金属、高端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围绕“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新业态企业等,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摸底,引导各行业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当前成长性好、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明确未来3年专精特新培育目标对象,分年度形成梯次培育体系,夯实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库”。(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壮大认定数。积极贯彻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加强政策研究,实施分类指导,结合行业特性和企业特点,采取“补短板”“锻长板”的方法,“一企一策”靶向培育,精准服务,对具有“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企业“应报尽报”“应入尽入”,争取更多企业纳入认定范畴,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力争到2026年,在2023年培育基础上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农业农村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鼓励专精特新企业自主创新
1.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参与技术攻关、承担科研任务,让专精特新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将专精特新企业重大创新需求纳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推动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承担产业链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研发投入补助,引导有研发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立足发展需求,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拥有核心竞争力,提升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到2026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户均力争大于3%,专精特新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力争实现2项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助力品牌优势创新。充分发挥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高效获得知识产权,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实施“专利护航”专项行动,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对象,切实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提升“宣威火腿”市场竞争力。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培育树立一批专精特新质量标杆企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宣威火腿产业服务中心、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积极构建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培育和引进一批符合专精特新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育和引进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力争到2026年打造1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个示范性智能制造项目。(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助推专精特新企业高效节能
坚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引导协调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助推企业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和工艺装备,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构建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组织节能诊断机构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一企一方案”提出节能降碳解决方案,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到2026年,完成3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节能诊断。(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局、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宣威分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发展
落实《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119号)要求,重点培育“宣威火腿”和“液态金属”两大主导产业,突出优势特色、汇聚资源要素、高效协作网络、完善治理服务,打造较强竞争力的云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从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升规纳规等环节加强支持引导,推动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入园集群发展,积极发挥专精特新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融通发展,增强集群内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提升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到2026年,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宣威火腿产业服务中心、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
1.加大信贷贴息支持。认真贯彻落实省级财政给予专精特新贷款企业2%的一年期贷款贴息政策;充分发挥“政银企保”对接融资效能,重点梳理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及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送,建立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融资服务对接桥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特别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市财政局、人行宣威支行、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对“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业的政策支持,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和“金种子”企业,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的培训指导工作,引导企业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和“专精特新培育板”挂牌、展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或到“新三板”挂牌融资。到2026年,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确定结对银行,推动1户以上企业与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签约挂牌、展示。(市财政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工商联、宣威税务局、人行宣威支行、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专精特新企业要素保障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梳理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需求,全职或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高层次产业人才、青年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以及顶尖团队、创新团队;按照《宣威市“宣威英才育才工程”实施办法》(宣党人才〔2022〕1号),加强人才培训管理,加大本地人才培育力度,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传帮带”等人才培养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积极打造人才引培政策高地,在薪酬补贴、所得税抵扣减免等方面给予高技能人才特殊优惠,从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到2026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达6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人。(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工商联、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合理降低要素成本。坚持“要素跟着企业走”,统筹调配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集聚、向重点企业倾斜,落实各项用地政策,合理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用地需求;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网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更大规模实现“筑巢引凤”;认真贯彻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系列政策,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合理降低用电、用水、用气、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宣威经开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能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八)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开拓市场
组织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展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上海)工艺品在线交易节等大型活动,帮助企业寻找商机,拓宽视野和市场空间。对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和统一质量标准的原则,加大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力度。到2026年,组织5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展会。(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九)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
畅通联系企业渠道,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机制和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全覆盖挂钩服务,深入企业实地遍访做好服务保障,梳理企业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健全“问题收集、调度解决、跟踪服务、效果反馈”闭环服务模式;优化完善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助企服务员”选派和“首席服务员”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和“一起益企”行动,创新开展政策大讲堂活动,凝聚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强大合力,推动形成全市上下“全员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到2026年,为专精特新企业精准服务覆盖面超过80%。(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商联、市投资促进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要充分发挥宣威市促进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作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统一、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落实。(市促进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研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组织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云南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奖补资金支持;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交办、承办、督办、销号“三办一销号”制度,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进企业“三进经营主体”活动;加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人才、能源等方面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各类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实现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全面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宣威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行宣威支行、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培育监测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加快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持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监测范围,定期组织企业报送相关数据,开展不定期抽查和动态监测,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关注新问题、研判新趋势,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宣威税务局、市财政局、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
大力宣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总结提炼各级各部门推动“专精特新”发展经验做法,选树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典型与标杆,讲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故事,努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宣威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docx
政策解读:《宣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